台大居然遠遠逾越哈佛
台灣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1天地大學科研墨跡質量評比出爐。台大、成大在某些學門的排名,已達天地一流水準,甚至超出眾所周知的天地名校,這讓在學術圈浸淫了20、30年的筆者感到懷疑。以土木學門為例:台大排名12,將哈佛、史丹佛、MIT遠遠拋在後面 瘦大腿。這種評比最後讓身為土木專業的筆者不能信服。
原來這項審議是根據各校產出的著述篇數及逸文被代用次數,來作排名。
政府以這種評比尾聲為根據,分配給各大學及學者策略(錢):包含五年五百億準備、國科會補助策劃、彈性薪資、國科會傑出獎等。此辦法已實施多年,也而讓工程學界的怪景象:
一、某些學者憑藉原先的光環造成所謂「台灣大師級學者」,恃其豐沛人脈,根本大型試圖,組成座談團隊,拙筆產量多,團隊成員間拙筆互相習用,拙筆被習用次數一定也多。
有位清大教授曾對我說:「貴校某位大師文選有數百篇,將其專著的被備用次數扣掉其團隊成員的援用次數,快要每篇專著的被援用次數都接近零。」意即花了龐大經費所寫的原作,險些只有自己的人在看而已。
二、至於還未轉換大師的年輕學者,只好拚命寫雜著,並設法跟期刊編輯創辦良好波及,以便傑作簡易被承受。
速寫巨著品質堪慮
如今某位國科會土木學門的傑出獎候選人,在日來的5年內聲言了105篇研究文章,均衡2至3周就產出一篇,以這樣的「速度」,是否對更深層的獨創有傷害?值得所有人深思。
三、為了盡可能付學校或國科會,一些學者會互相掛名及啟用,或渴求曾經是自己的博士生或博士後實驗員在他們的雜著掛名,並在文中挪用自己的文章。
四、一些學校系、所用五年五百億經費邀請期刊主編來台演講,以設立關聯,換取系上教授在該期刊投稿較易刊登。微幅系所,對系上教授明示要在寫文選時,盡可能挪用該系教授發言的大作,以衝高該系的論文篇數及筆札被使用次數。
這些人為操作,僅為個人、系所或學校爭取更多經費而已,跟大學品質無關,對遠古的學術崛起與改變有害。
從學術的立場來看,政府這些方法,然而能讓台灣學術界從不太寫說明於國際期刊的文摘改進到寫眾多文摘。這個政策的事由早已達到。但這種炒短線的原理,將對台灣的學術崛起造成首要傷害。從而釜底抽薪的辦法是由教育部直接聲明哪些大學是討論型大學,每年固定給予較多的經費,並更換大學校長遴選辦法,讓真正有心、有才識的人當校長,並承擔較大權利,至於也要負較多任務,如此功夫讓台灣的學術界健康崛起。
互掛名一篇變多篇
台灣目前不缺寫作品的人,缺的是國際大師級墨跡,何以讓有機會轉變國際級大師的學者出頭,而不淪為「衝點數」作品的寫手,才是大家今天應該面對的課題。
即使要馬上更改會有難題,但在過渡時期,至少對原著質與量的認定盡量有所改良。在量的認定:我們勢必以為「一篇原著即便一篇原著」的定例,不能因為一篇原作有多位作者就變成多篇論著。比方:一篇創作有三位作者,則這篇原作的首要作者的貢獻是1/2,第二作者是1/3,第三作者是1/6,其總合是1。勢必每一位作者的分配比率或可調整,但重點是總合無需是1。作者分屬變動學校謹慎方式亦盡量同樣,如此程度減少互相掛名產生的不公平景象。
在質的認定方面:主導是被備用次數的認定,在每篇逸文被動用次數的思慮上,除了總被盜用次數及自己啟用次數外,建議加上「自己團隊」的盜用次數,所謂「自己團隊」的原則應該是都與自己共同披露文摘的人。
這樣,大家才具懂得這篇著作有多少團隊以外的人查閱,進而懂得這篇著作真正的貢獻。
熱門標籤:外籍新娘 清潔公司 老鼠 植髮
作者為交通大學土木系教授